中新网6月12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12日报道,世界自然保护联盟(IUCN)当天公布的红色名录将日本鳗鱼列为濒危物种,在三个濒危级别中属于第二等级“不久的将来野生濒危可能性较大的物种”。
据报道,红色名录是对生物生存状况的科学评估,但即使上榜也并不与捕获或国际交易限制直接挂钩。红色名录是讨论根据《华盛顿公约》实施国际交易限制时的重要参考材料。
报道指出,作为全球最大的鳗鱼消费国,日本将面临实施捕捞限制等全面保护措施的压力,也可能影响到日本人的餐桌。
该官员表示天然鳗苗减少是事实,今后将加快开发完全养殖技术,但目前仍只能用天然鳗苗进行养殖,为此日本将和东亚各国开展沟通,加强鳗苗管理。
关于日本鳗鱼数量减少的原因,IUCN列举了过度捕捞、栖息地被破坏、建设水工建筑物造成洄游困难等等。IUCN同时还指出,随着日本鳗鱼的减少,在印尼等的“双色鳗鲡”作为替代品种需求量不断上升,国际交易量也趋于增加。
同样渔获量骤减的欧洲鳗2010年被列入级别最高的“近期野生濒危可能性极高的物种”,而此前日本鳗鱼一直未被评估。
日本环境省去年在日本版红色名录中将日本鳗鱼列为濒危物种。虽然业界也自发推进减少捕鳗等举措,但未见明显改善。
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,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,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。东莞外来工群像:每天坐9小时 经常...66833